2008年1月21日星期一

暗疮病因及发病机理

1、内分泌失调:发病机制是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加,刺激皮脂腺细胞致使皮脂分泌增多,青春期时主要雄性激素如睾酮分泌增加,其可刺激皮脂腺分泌。孕酮也参与此作用。但皮脂分泌量并非是影响痤疮轻重的唯一因素。 2、皮脂腺导管及毛囊角化过度:痤疮患者皮脂中亚油酸含量低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使皮腺导管及毛囊角化过度可造成栓塞,使皮脂排泄障碍。 3、皮脂腺及毛囊因栓塞造成缺氧多脂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导致炎症:在缺氧的环境下,痤疮丙酸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大量生长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 4、炎症的产生:由于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酰甘油,产生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有致炎作用,刺激毛囊,使毛囊壁损伤破裂,引起炎症。以后毛囊壁损伤和破裂,淤积的皮脂溢入真皮内,引起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或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型青春痘。 5、其他因素:如人类蠕形螨虫感染,如一些囊肿性痤疮、结节性痤疮、或酒渣鼻(酒糟鼻)多数为螨虫感染引起,也有部分病例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感染所致,进行细菌培养可以鉴别诊断。

没有评论: